第(3/3)页 与全身都皮坚肉厚的玛蒂尔达二型坦克不同,鉴于上次改造使得t二六坦克机动能力降低很多,对坦克的结构磨损相当厉害,机动能力也下降太多的教训,此次会战除了正面的装甲得到加强之外,炮塔上的附加装甲之外,坦克车身上的装甲全部被卸下。 以保证这种坦克的脆弱的发动机,能够支撑坦克的重量,在无可更换发动机的情况之下,尽可能的保持原有的九十一马力发动机的性能以及可靠性,但是这样一來,这种坦克机动能力虽说比原來有所增加,但是除了正面之外,车体的防护能力与前一阶段会战已经无法相比。 而华北方面军在得知抗联装备坦克,是以苏制t二六坦克为主的情况之后,千方百计的从中国派遣军总部那里以及本土,调來了两辆从重庆方面手中缴获的同型坦克,利用这两辆苏制t二六坦克,进行了一番下苦心的训练。 这两辆重庆从苏联购买的t二六坦克早期型,虽说都是被日军反坦克火力击中行走装置而无奈之下放弃的,但是坦克车身基本完好,装甲部位也无大的损伤,虽说已经丧失了行动能力,但是作为试验目标还是完全可以的。 当然有了通辽和林西的作战经验,华北方面军自然不会傻的以为抗联的同型号坦克,与手中缴获的这两辆相比,装甲沒有经过任何的改进,他们不是用这两辆坦克,作为反坦克炮威力的试验,对付这款重庆方面曾经大量使用的坦克,他们早就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将这两辆坦克调來,是专门为了研究,装甲虽说可能得到加强,但是都是同一型号的改进型,结构是无法改变的,寻找出这种坦克在装甲得到大量增强之后的弱点,是冈村宁次不惜动用一切关系,将这两辆坦克弄來的最大初衷。 在摸索出这款苏制坦克在结构上的弱点之后,日军华北方面军严格训练反坦克炮兵,在射击的时候专门打这种坦克最薄弱的,也是最致命的地方,炮塔与车体的结合部,以及坦克的发动机。 甚至在正面射击的时候,要求第一炮就命中炮塔与车体的结合部,对于侧面,也要求将火力命中区集中t二六坦克侧翼车体狭小的范围之内,或是主动轮、拖带轮、发动机等坦克身上即便加强装甲之后,也是最脆弱的部位。 并利用林西战场以及通辽战场的反坦克经验,对这两辆坦克进行了改装,将其装甲增加到可以承受的极限,以试验英制两磅炮和一式速射炮,这两款对于现在的华北方面军,威力最大的反坦克武器,可以击毁这种坦克的最大距离。 至于其他的可以用來反坦克的什么九四式速射炮、大正十一年式步兵炮、九七式二十毫米自动炮,冈村宁次压根就沒有想过这些老家伙从能正面击毁抗联的坦克,而是将这些老装备,直接放到了侧翼上。 经过多番实验,日军确定了手中各型反坦克火炮的可以开火的射程,并根据各型反坦克武器,对他们眼中的抗联主战坦克穿深距离和部位的不同,将手中各种反坦克武器成梯形配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