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血战的序幕-《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3/3)页

    最大的威胁解除,让陈翰章多少松了一口气。这两门射程高达十八公里的加农炮,不仅射程远,而且在日军这样经历过严格训练的军队之中,威胁是相当的大,尤其是对抗联的炮兵和后面的补给要点威胁极大。

    这两门加农炮部署的位置,有相当的刁钻。在之前的炮战之中,抗联的火箭炮群多次试图利用射程和火力密度,打掉这两门威胁,但始终未能如愿。配合作战一个中队的布伦海姆轰炸机群,也多次出动未能如愿。

    现在这两门最大的威胁被打掉,靠近前线纵深十三公里范围内,他可以再无需担心日军远程火力的威胁。尤其是纵深的补给站、野战医院和炮兵阵地,也不用在担心被日军远程炮火带来的威胁。

    虽说随着战事的进展,日军后续依旧可能会投入射程更远的火炮。但是对于陈翰章来说,至少给自己争取的一段最为宝贵的缓冲时间。只是陈翰章没有预料到的是,在滹沱河两岸战场上,随后日军投入的不仅仅是占据了其总数三分之二的重炮。

    还有整个中国派遣军,几乎所有的坦克、飞机,以及从本土、东南亚战场,火速增援的重炮、作战飞机与坦克集群。同时也将其中国派遣军,近三分之二可以调动的兵力,都席卷了进来。

    与之相对应的是,抗联也在不断的从关外调集兵力和重装备进关。甚至到了战役的后期,抗联一百毫米以上口径火炮的六成,装甲兵的七成全部调入关内战场。同时华北各大战略区,包括新四军也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参战。

    为了补充大量重装备调入关内留下的空白,杨震利用四三年底,美国人提供的部分m四中型坦克,以抗联装甲兵训练基地,装甲兵第一指挥学校为基础,在东北提前组建了抗联的第三个装甲师,并同时组建了三个装甲旅。

    此次保定战役,也正是拉开了几十年后被称之为冀中大血战的序幕。下一阶段两军的战场,不仅仅是爆发在地面,还有空中甚至是海面。原来相对平静的冀中平原,变成了一片血与火交织的海洋,埋葬了无数钢铁的坟墓。此战过后整个冀中平原上,到处都密布着双方被击毁的重装备。

    相对于微微松了一口气的陈翰章来说,尽管行动一开始就遭遇到了挫折,但酒井康中将并未气馁,而是命令两个坦克联队,在三个中队的一式自走炮的掩护之下。加快行动代价,不惜一切与敌军靠拢,以便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火力。

    与一般日本陆军将领以战国时期第一猛将织田信长,或是北条纲成为偶像不同,这位酒井康中将的偶像是被称之为越后之龙,以智谋与凶悍并列著称,被称之为无双名将的日本战国时期名将上杉谦信。

    所以一贯以智将自诩的他,尽管秉承着日本军官一贯在战场上的凶悍,骨子里面还没有摆脱日军将领一贯的蛮干习惯,该狠的时候绝对不差。但至少他自己认为他更喜欢抓住所谓的战机,通过战术上的运用来击败对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