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第一张骨牌-《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3/3)页

    让他立即命令这个营就地由张家营子南下,或是加入主力部队,配合主力在叶柏寿至朝阳段锦承线上的活动。要么向东南方向插下去,利用部队分散活动能力强的优势,直插朝阳城附近。

    一是解决一部分前线各个部队给养的问题,减轻后方前送物资的压力。这一带虽说不是东北的主要产粮区,但是因为土质和气候等原因,本地的粮食产量要比热东地区好的多。尤其是阜新,是整个辽西地区的主要粮食产区。

    而且这一带的人口密度,也要远远的高于热东各县。再加上日军从赤峰、宁城等热东各县,强行迁往朝阳、北票、阜新等地的大批老百姓。这里的人口密度,实际上还要大于纸面上。虽说比不上辽中各县,但是至少要比热河各个县要好的多。

    如果有可能的话,在这一带尽可能的发动一些群众,想办法为部队解决一批新兵。就算部队最终无法在朝阳城周边站住脚,但是也要留下一定的影响。如果能够动员一批新兵,那是最好的办法。

    二破坏敌军后勤补给线,配合建平战场作战部队的行动。日军为了保证辽西战场物资供应,在朝阳和阜新、北票几个要点囤积了大批的物资。这其中除了为数不少的弹药之外,剩下的粮食和其他军用物资数量也极为丰富。

    要是能将这批物资缴获,至少可以缓解一下部队如今面临的后勤压力。即便无法运回,那么炸掉也可以让前线的日军连枪炮带人都饿肚子。逼迫他们要么全线撤退,要么为了尽快结束战事,而主动暴露出更多的弱点来。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日军无法抽调后援兵力增援建平战场。保证建平战场能够取得更大的战果,为总部下一步的作战行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至于叶柏寿如果能拿下来,那就变相等于取得一个向北宁铁路进攻的出发点。

    日军在热东与辽西结合部的此次反击,后方纵深防御已经由原来的面和线,势必要收缩为点状防御态势。虽说有铁路可以来回的机动兵力,但铁路线毕竟是死的,而战场的设定是活的。

    只要自己抽调一部分的兵力,利用日军二线防御纵深地带因为收缩兵力,而造成的大量可利用的空隙。主动深入日军防御纵深,才能更大范围的扯动日军在辽西战场上的整个部署,寻找到更有利的战机。

    能不能够威胁到北宁铁路,对于李明峰来说他无所谓。他的兵力有限,搞不出太大的动静来。但是尽可能多的吃掉反击的日军,才是他最终的目标。至于威胁到北宁线的安全,只是调动日军的一个手段而已。至于叶柏寿,不过是自己推到这个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而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