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炮火的掩护之下,以一部兵力一举先将沿着两侧山脊不断反击的日军压下山谷。以精确的迫击炮射击,先打掉日军在山口的几挺火力掩护机枪。并集中两翼迂回穿插包围的部队,先打掉日军的炮兵。 然后在两路包抄日军背后,打垮日军侧翼掩护兵力,兜尾冲过来的部队配合之下。沿着山谷两翼的山脊,以及正面两个山口,不断的发起攻势。将当面上千日军死死压制在四汉城河两岸,东西长不过十余华里的山区河谷地带里面。 虽说在腰部多次进攻,未能将山谷内的日军分割开来。但其不断的在炮火掩护之下的多路进攻,也让日军的阵地几乎每一分钟都在缩短。山谷内的日军被他集中使用的机枪火力配合迫击炮,压制的抬不起头来。 尽管被压缩的日军不断的拼命抵抗,而且在不断的向两侧山谷出口组织战术反击,试图打垮当面的进攻之敌,至少能保证主力突围出去。却同样徒劳无功不说,还反倒让自己遭受了不轻的损失。 这位旅长虽说急着吃肉,但这一仗打的却很聪明。他知道日军一旦抱成团,自己就是占据火力优势,但日军依靠山谷内的地形,以及高水平的军事素质,也足以能够牵制住自己的攻势,甚至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伤亡。 不过日军被压制在山谷内,自己的炮兵又有着优势,不管当面的日军愿意不不愿意,都只能采取一字长蛇阵。日军摆出的这么一个阵势,这就给他尽可能的缩短战斗时间带来了一定的优势。 所以在战斗之中他采取了以连排建制多路同时进攻的办法,重点在头尾和腰部,让日军首尾难以策应。腰部重点在切断日军两部之间的联系,两翼则重点不在拿下多少日军阵地,而在于杀伤日军的有生力量。 尽管对腰部的进攻,甚至在多次打到拼刺刀的程度,都因为日军拼死抵抗,而没有能彻底的将日军腰部彻底的打断。但也通过夺取楔入日军防御阵型的部队,在身后山脊上两挺重机枪、一挺高射机枪的配合之下,以火力封锁,打破了两翼日军向中间靠拢,彻底缩在一团的想法。 组建挺进军的这些老八路,本身军政素质就不低。在东北整训这段时间之内,战术和火力水平,也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在战场上的战术运用,虽然比日军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这种差距,已经不再向以往那么巨大了。 除了射击精度还略差之外,无论是连排的战术运用,还是拼刺刀水平,都已经不差日军那里。尤其是每个步兵班都配备了两支冲锋枪,在这种山地作战之中,给日军带来了相当大的威胁。 作为一线阵地支撑火力的轻机枪,都是与身后重机枪,成交替部署形成相互之间掩护的态势。在机枪打两个短点射、一个连射之后,立即在身后机枪的掩护之下,快速的转移阵地,以避开日军掷弹筒的打击。 虽说轻机枪质量还不尽如人意,但是装备的数量,早就已经不再是过去甚至一个排都没有一挺的时候了。弹药数量的充足,也让这些老八路不算差的军事素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有的轻机枪,除非必要都是清一色的短点射与长点射结合。 这支日军第一次与身上穿着与抗联浅黄色制服颜色不同,还是地道的八爷灰制服挺进军的时候。如果不是身上的军装不同,手中的家伙也不同,这支日军内曾经与抗联交过手的军官,还以为自己在与老抗联对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