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麻烦-《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2/3)页
各地储备的粮食,除了太原这个交通枢纽储备量较大之外,其余的各个据点,并未进行战时特别储备,所有的存粮数量,并不是很多,即便是榆次这个正太线的重要据点,储备的粮食和弹药,也只能供一个步兵大队一周所需,这些粮食和弹药,对一个完整师团來说无异于是杯水车薪、
后面的粮食迟迟的运不上來,到最后的几天三十二师团从上到下,平均每天只能吃上一顿饭,更为重要的是,三十二师团自身携带的弹药,不仅在战斗之中消耗很大,而且在抗联空袭之中损失过半。
在后方补给迟迟不到的情况之下,其单兵每天配发的子弹已经降到了三十发,而炮弹的储备,更是已经降到了一个危险的数字,步兵炮和速射炮,炮弹已经不足一百发,重炮和山野炮弹,平均每门炮只剩下十发的炮弹。
这还是作为日军大队级别支援火力的步兵炮弹和速射炮弹,在榆次有一定的库存量,在三十二师团抵达太原以东之后,榆次的日军守军一个中队,将所有的炮弹第一时间都调拨给了三十二师团,否则,现在的三十二师团连一百发都凑不出來。
眼下扛不住的,不仅仅是兵力消耗极大,已经无力继续防御的杨继财,还有这个几乎从人嘴,到枪炮口都要断顿的三十二师团,相对于陷入困境的三十二师团來说,在城南和城西作战的四十一师团的境遇到是好的多。
四十一师团后勤虽说在太岳军区的骚扰之下也是早不保夕,也被迫抽调大量兵力护送弹药和粮食,但情况虽说也勉强满足自身需要,却要远远的好于这个三十二师团,而且其背靠晋源、清源、交城,都能抽调出一部分粮食來。
同时因为行军距离沒有那么长,后勤补给多少还能部分满足需要,虽说也无法形成储备,但是总比三十二师团快要断炊好的多,如果杨继财在扛住一天,恐怕首先撤退的就是不是他,而是这个几乎已经断炊的三十二师团了。
这一切,苏英奇虽然不知道,但是杨继财却已经从日军俘虏的口中了解的一清二楚,但无论三十二师团是不是首先扛不住,这对于杨继财來说,并沒有什么不同,三十二师团现在几乎断顿,唯一的作用就是在自己撤退的时候,可能会遭遇的日军追击的风险要小很多。
急于进入太原城内补给的三十二师团,却发现什么都沒有剩下,就连第一军司令部,从上到下都已经饿的直打晃,非但无法给三十二师团提供补给,甚至还要援军來救济,无奈只能就地征发,也就是抢粮食,并派出部队立即回阳泉抢运粮食的三十二师团,压根就沒有顾及得上卧虎山还有一支抗联小部队。
而三十二师团断粮、四十一师团因为伤亡更大而无力追击,而沿途日军主力几乎已经被抽光,留守的部分伪军压根就不敢有任何动作的敌情,让杨继财在撤退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沒有受到日军任何的拦截和追击。
但问題是,很多时候战场上面对的并非只是敌人,更多的时候,改变计划的原因是不可预见的对手,按照原计划以最大速度撤离的杨继财,在离开太原之后撤退的速度,却远非他计划和想象的。
从太原到黄寨,他的火车车队足足跑了小半天,要不然也不会只有几十公里距离的情况之下,却是直到第二天中午才给苏英奇下达总撤退的命令,破烂不堪的铁路设施,大大小小的隧道和桥梁,都成了车队行驶速度提不上去的原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