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头疼的事-《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2/3)页

    至于工人之中愿意走的数量,到是少于当初预定的人数。离开生长的地方,在这战乱时期到处流浪,对于很大一部分已经拖家带口,需要养家糊口的工人來说,明显都是很不情愿的。在沦陷区的生活虽然困难一些,但是至少保障上好一些。

    掠夺那些工厂设备的小鬼子,虽说凶狠了一些。给的薪水也有些低,但是毕竟还是比去更加困苦,需要整天提心吊胆提防日军扫荡的根据地要好一些。所以出乎晋绥军区敌工部的判断,愿意离开的工人数量,并沒有当初预计的那么多。

    而且听说要去东北,很多工人自身也打起了退堂鼓。山西人虽说沒有闯关东的习惯,但是晋北人一向有走西口的习惯。在山西本地人看來,那都是生活不下去的人才会做的。这在山西人眼中,很是丢人的事情。

    有的本已经答应走的,在家属的拉扯之下,也出现了退缩。但这对于杨继财來说,倒不是什么大问題。西北炼钢厂、西北机械厂、西北化学厂,这几个上级点名要的工厂,这些工人能动员走,他就算完成任务。

    至于那些铁厂、卷烟厂、火柴厂、毛纺厂、造纸厂的工人,愿意走的,他自然高兴。不愿走他杨继财也就不勉强了。不过晋绥军区敌工部之前的动员,还是很给力的。即便愿意走的工人数量低于原來的预期,但总体愿意跟随撤离的,还是有两万多人。只是相比动员的工人数量,真正让他头疼的还是上级指名三个工厂的设备的拆卸和安装。

    按照自己的计划,将拆卸下來的设备全部由铁路输送。利用北同蒲铁路沿线各站的日伪军,不会认为自己会胆大包天,不顾北同蒲铁路大部分的路线还控制在他们手中,采取铁路强行通过的心态,以及大同火车站已经控制在抗联手中的机会。利用北同蒲铁路,动用火车以最大速度强行通过沿线日军各个据点。

    但是这种铁路输送只能进行一次,第二次在想这么做。有了警备的日军,只要扒掉一段铁路,自己就将困在铁路线上无可奈何。大同战场现在已经成了日军整个华北方面军都在关注之地,自己如果被困在在铁路沿线,越是往北恐怕就越危险。

    而更让杨继财头疼的是,不仅仅是太原两万工人、几万家属,外加上数量增多一倍的战俘要撤退。在抗联打进城之后,目前整个太原城内仅存的日伪设立的太原师范、太原女子师范、太原工业职业学校、太原商业新民学校、太原初级农业职业学校。

    以及日伪刚刚组建的立桐旭医学专科学校,新招來的二百余名学生以及中国籍的教师。再加上太原城内伪省立的太原中学、太原二中的几千名师生,也吵吵嚷嚷的要一同撤退。别说去东北,就是去再荒凉的地方也要走。

    自己沒有办法决定是不是带上这些学生的杨继财,只能请示上级。无奈在接到杨继财的请示电报后,杨震在自己弟弟的这封报告上大笔一挥,直接让他将太原城内的百姓能带走的,尽可能的带走。看着总部的批示,杨继财是倍感压力。

    这么多的人,在加上大量的机器设备,别说三天就是三十天也很难撤完。根据地的现状,他不是不清楚。人口数量不足,已经成了根据地发展和壮大最大的困难。可带上这么多的学生,让他怎么办?太原周边现在可还都是敌占区。

    在与八分区司令员几经商议之后,两个人來一个分工合作。决定除了留下來拆卸工厂的工人与战俘之外。其余撤离的工人与学生,连同所有的家属,先集中一百五十辆卡车向古交八分区司令部所在地进行抢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