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杨震却是认为既然苏联人能够做到的,为什么抗联就做无法做到,总是跟在别人后边拾牙慧,别人沒有做到的事情,就认为自己一定做不到,那么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成熟起來,更何况几年之后苏联人装备的坦克论吨位,要远远高于现在的抗联。 二战结束后的苏军无论是js重型坦克,还是当时的苏军主力坦克t三四/八五型,还是那些自行火炮,论重量都远远的超过装甲一师所装备的两种主力坦克,人家的重型坦克都能横穿大兴安岭,那么自己的中型和轻型坦克就穿越不了阴山。 办法都是人想出來的,苏联人既然能以笨重的多的装备做到,那么抗联也未必不能够做到,大兴安岭虽说险峻程度上,要比阴山山脉差很多,但是那里遍布的沼泽、茂密的森林,也不是处于干旱地带,几无沼泽与原始森林的阴山山脉可以相比的。 更何况自古以來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重要通道的阴山,山间可通行的隘口数量,也不是人烟稀少,眼下还沒有进行开发,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从山区一直到嫩江沿岸的大兴安岭地区可以相比的,即便不能说通行能力要好的多,但至少不用先找通行通道。 而且阴山山脉的长度虽说很长,山势也要比大兴安岭要高耸的多,但是宽度却远远无法与大兴安岭相比,整体的山势,也不像是兴安岭那样连绵不绝成为一个整体,整个山势走向之中的隘口相当的多。 有些地方山势的宽度,甚至只有五十余公里,最宽度也不过百余公里,这都是横穿阴山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如果找到适当的地点,一天的时间足可以,山势险峻对于坦克來说,并不是天然无法穿越的屏障。 看着听完自己这番话之后,陷入沉思的陈翰章,杨震摇了摇头道:“有困难这不怕,但是办法是人想出來的,多动动脑子,解决问題的方法总是能找到的,在战术的运用上,我们多考虑一些,多琢磨一些,不仅仅是能加快战役的进展,也会让我们少付出很多的鲜血。” “翻越阴山山脉对于我们來说的确是一个挑战,但是这种挑战是我们早晚都要经历的,但我认为与其晚经历,不如早经历,我们早晚要大举进关的,但无论是山西、还是察南或是河北,在进入华北平原之前,都要经过大面积的山区。” “难道我们就因为都是山区,传统上不利于坦克行军作战,我们就只能走日本人给我们选定的路线,只能选择辽西走廊这一条通道,或是在战场上放着先进的装备,就用步兵一点点的去硬啃。” “老陈,我这个人不怕剑走偏锋,也喜欢出奇制胜,也更不信那个邪,更何况这么做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手中的尖刀直插此次会战目标的心脏,更加符合我们目前的战略,如果总是按部就班的去走,那还要我们这些开拓者做什么。” 杨震的话音落下,陈翰章却沒有立即回答他,而是死死的盯着地图看了良久,咬咬牙道:“一号,如果您能够给我找到熟悉阴山,主要是武川以东山区地形的向导,我可以按照您说的要求办。” “另外,迂回穿插部队之中再给我调两个bt七快速坦克营,替换下部分的t二六坦克,原來的t二六坦克,除了保留一部分之外,全部的替换下來,这种坦克虽说装甲薄一些,但是机动能力异常的突出,越野能力也相当的出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