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最终人选-《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3/3)页
“至于包头,我看我们不如以静制动。晋绥军区在大青山有游击支队,那么我建议他们在我军战役发起之后,不做任何的行动,就死死的盯着包头的日伪军。一旦包头日伪军撤离,立即在第一时间进驻。”
到底是军政双全的人物,考虑事情远远比一般军事干部要多。陈翰章不仅仅是考虑到军事上的问题,政治与民族的问题上考虑的也很详细。绥东与西满既有类似的情况,但是二者之间也是有很大差别的。
日军对绥东各个蒙古盟旗控制力远不如西满,也正是如此那里才有着大量的游杂部队和土匪武装生存。而且二者虽说在历史上都是传统的蒙古族游牧地,但是绥东的蒙古族同胞数量,在整个人口中的比重,却是远远的超过了被汉族或是其他民族渗透的很厉害的西满。
与原来曾经水草丰盛的西满相比,绥东地区大部分为荒漠地形。这种条件,无疑限制了汉人移居的热情。整个绥远地区,除了河套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地方太适合农耕经济。这就造成了当地的民众,还是以传统的蒙古人为多数。
这就意味着西进部队,不仅仅是要面对着当地的日伪军,还有当地更为复杂的民族情况。更为重要的是绥东战区,紧邻目前在河套地区固守的八战区部队。整个大青山之中不仅仅有日伪军的据点,以及大青山游击支队,还有各种各样打着这样或是那样的游杂武装。
西进绥东作战,不单单是军事上的问题,民族和政治上的问题更加复杂。单从军事角度去考虑,根本无法满足需要。选择的主官,不仅仅要军事能力出色,还要具备一定政治上的判断。而陈翰章表现出来的军事上和政治方面敏锐的判断力,无疑是一个最恰当的人选。
陈翰章更没有想到的是,如果之前杨震还在他和王光宇之间有些举棋不定的话。那么正是他的这段话,让此刻杨震的心中下定了关于西进指挥员人选的最终决心。
王光宇在西满的举动,让杨震很是担心西满事件重新再一次在绥东上演。而那里的情况,要远比西满复杂的多。陈翰章说的没有错一旦那里的人心乱了,那么在收拾这个乱摊子就要多花费无数的心血。
杨震没有回答陈翰章的话,而已敲了敲地图道:“这间办公室我现在就腾给你,明早上我要一个大致的作战方案。还有这张地图,绝对不允许带出这个房间,也没有作战参谋配合你,所有的方案都是你一个人完成。”
“记住,今晚上只要不是天塌下来,其他的事情先让你的参谋长去处理,你就在这里根据你刚才分析的那些,给我搞出一个大致的图上作业。除了这张地图之外,所有的东西除了在你脑袋里面之外,不能有只言片语。”
“还有在进行整个战役设想的时候,要多考虑一些意外情况的出现。尤其是日军可能会出动援军的方向,要知道晋北的大同不见得是日军唯一的选择。同时还要在地形上,多做一些考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