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要给予极高的警惕-《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2/3)页

    尤其是在夜间拦截训练的过程之中,损失的确不轻。在因为飞行仪表远比苏制战斗机先进,抵达时间也长而被用于作为夜间拦截战斗机使用的美制战斗机,在训练之中就因为坠毁、夜间迷航等损失二十余架,十余名飞行员牺牲。

    在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的情况之下,航空兵只能挑选技术过硬,并参加过两次以上空战的飞行员,勉强组建了三个作战中队。而且这三个作战中队,也只是初步完成夜间对轰炸机在水平方向的拦截训练。至于其他的,因为无可借鉴的资料,所有训练还未展开。

    也正是因为训练之中损失惨重,所以航空兵内部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单发战斗机并不适合夜间升空作战。甚至还有人引日军航空兵,尤其是战斗机部队绝大部分尚无夜航能力为例子,证明自己的思路正确性。

    而作为一名几十万大军的军事主官,杨震又不能事事都关心到位。所有的情况,都一一去检查。直到昨夜的空战结束之后,面对航空兵上报的作战经过,以及敌我伤亡对比的时候,对于这些情况才了解到的杨震,可谓相当的不满意。

    倒不是杨震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将问题估计的过于严重。但是在他看来这种观点,无疑就是眼光的问题。而担心在夜间作战训练的时候,摔机过多就减少训练,这无疑就是态度的问题。这两点,才是使得航空兵战斗机部队夜战能力目前低下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杨震也知道,进行夜航、夜战训练,对于一支新成立,注定羽翼还没有丰满起来的空军来说,风险可想而知。江北方向的底子远比抗联雄厚,但是拥有夜航能力的战斗机飞行员也没有多少。

    夜间能见度几乎没有,除了借助飞行仪表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地标。而对于夜航战斗机的要求,又远不如有着固定航线的轰炸机那么简单。培养一个有夜航能力的飞行员,可谓是极其困难。

    即便是飞行员文化水平和起点远远高于抗联,历史也远比抗联航空兵长的多的英国皇家空军与二战最强的战术空军的德国空军,能驾驶单发轻型战斗机,进行夜间空战的飞行员数量,也远远少于白天战斗机飞行员。

    而且有着健全和独立的、现代化航空工业,以及完整的雷达防御系统的英国人,可以随时随地的升级自己的雷达系统,并研制现代化的夜航战斗机。并有针对性的发展自己的电子对抗技术。

    同时国民教育水平远在中国之上的英国人,可以快速的大批培训合格的飞行员。其培训难度,也要远远的小于文化水平远不如英国的抗联。最起码不用在进行培训之前先教那些飞行员,最基础的数理化。其飞行员挑选的空间,远远大于抗联。

    培养一个小学文化,或是文化水平更低的人,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所付出的代价和时间要远远高于一个初中毕业的人。一个伪满国高毕业的学生,三个月可以学完的飞行理论课程,对于文化水平低的人来说,要需要一年或是更多的时间。

    如果按照英国人在整个二战时期损失的空勤人员,总数达到近八万人的数量来看,眼下根据地内几乎所有的国中毕业生加在一起,恐怕也只能勉强达到这个数字。也就是说抗联培养一批飞行员的时间,够人家培养三批甚至更多的飞行员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