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优势与劣势-《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2/3)页
杨震之所以不选择察南,除了那里地形狭窄、回旋余地小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从热河直接向察南发起进攻,无论情愿不情愿,都要面对张家口与大同两个城防坚固,守军众多的城市。
张家口虽说只有一个duli第二混成旅团,ri军的兵力比不上大同,但张家口不仅是ri军蒙疆驻屯军司令部所在地,而且距离保定、承德、北平的直线距离都相当的近,如果对张家口发起攻击,不仅关东军,就连ri军华北方面军就将全部的卷入进來。
也就是说ri军华北方面军不仅仅是维持目前对冀东和冀北,等挺进军后方基地进行扫荡,以及对内外长城进行封锁的状态,而将势必要全部的卷入进來,丢了张家口这个口外重地,对于ri军來说,无论是关东军还是华北方面军,都是不可能接受的。
要知道突破张家口一线,整个北平以北将在无任何的屏障,而且从这里向东南可以威胁北平,向南可以撕破长城沿线,向西可以攻入山西,而七七事变之后,ri军正是采取从张家口出发向西攻击,在拿下大同之后,快速南下与第二战区在忻口地区展开一场规模宏大的忻口会战。
张家口距离中蒙边界不过百余公里,从满清入关时期起,就是军事重镇,甚至直到后世建国几十年,这里都是重兵囤积之地,ri军曾经在二战期间,为了防止苏蒙军队切断华北ri军与关东军之间的联系,在这里不惜人力、物力修建了大量的永备工事,选择察南作为主要突破口,无疑会陷入长期争夺战之中,这更不是杨震愿意见到的。
单就ri军华北方面军卷入进來,杨震倒是并不太担心,但如果关东军也卷入进來,那么就是不想在珍珠港事变前,过于削弱ri军作战能力的杨震所不愿意看到的了,而且一旦两大ri军战略集团倾巢出动,即便是自己占据装备上的优势,但自己手中的兵力依旧还是不足。
而对于大同來说,虽说周边ri军可以调集的兵力,以及增援的速度不如张家口,但是ri军本身在大同驻军的兵力就远远多于张家口,二十六师团,这个蒙疆驻屯军唯一一个野战师团就驻扎在大同。
如果想要打通与晋察冀军区的直线通道,无论是向西走晋北,还是向东走冀北张家口和大同这两座ri军驻守重兵,而且修建了大量坚固工事的城市,是根本就不能避开的,与其在两座坚城之下以及张家口以北ri军工事群之中空费兵力,浪费时间,还不如将战略目标转向察北。
利用察北有利于机械化作战的草原地形,利用自己手头装备有大量的坦克等机械化装备的优势,采取地空协同战术,与ri军蒙疆驻屯军在野战之中决战,争取一鼓作气,彻底的打垮ri军蒙疆驻屯军主力,彻底的打通经察北、绥远,到晋西北的交通线。
听罢杨震的想法,那边挺进军的司令员与政委都给他的这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吓了一大跳,甚至正在喝水的政委,连口中的水都喷了出來,他这个计划实现的基础,是在彻底的打垮ri军蒙疆驻屯军的基础之上。
蒙疆驻屯军的野战师团虽然只有一个,但是还有几个duli混成旅团,这个实力,在华北ri军各部之中虽然是最小的,但也不是轻易可以撼动的,更别说其还可以得到山西的第一军,快速的增援。
而杨震指望太行军区留下的留守部队,以及太岳军区拖住ri军第一军主力的这个想法,在两位老帅看來,恐怕还是相当困难的,即便是太岳军区的jig华都在,想要拖住第一军主力恐怕也是有心而无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