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这个底气的-《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2/3)页

    眼下只对新京形成钳形攻势,牵制新京以南的曰军重兵集团,而不对新京发起真正的攻势,无疑是抗联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军事的确是为政治服务的,但不能因为一点政治上的虚名,将所有的部队都搭进去,有了部队,才能保证将红旗打下去。

    现在主要还是从军事上着眼为好,至于政治上的风头,暂时还是不出的为好,眼下部队的实力,距离真正的兵强马壮还差的很远,即便是现在看起來已经身子骨很硬朗的抗联,也是一样的,用自己一个大战略区伤筋动骨去换一座城市,这个代价并不合适。

    而不赞同的政委,却是认为抗联如果拿下新京,对整个国民抗战士气将会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将大大的打击投降派的叫嚣,只是这事是抗联内部的事情,眼下这位年轻的干部,已经是与自己平级的干部,自己也不太好过于插手。

    而且从中央给挺进军的各项命令來看,中央也不太赞同抗联过早的拿下新京,即便拿下新京,会给眼下已经暗中起了波澜的国内形势上,对中央有着极大帮助,能让中央这个表态,也说这个家伙,早就在这方面与中央达成了一定的默契。

    既然中央已经有了定论,那么自己还是不要太过于干涉,尽管这位政工出身的老将,很希望抗联能够夺取新京这个伪满首都,以堵住国内某些对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相当不利的言论。

    看着自己表明态度后,面前的司令员、政委面色各异,或是赞同,或是反对的表情,杨震微微一笑而已,并沒有去追问,对于他來说,不可能会为了一个虚名,将自己的部队,投入到那个无底洞中去,关东军有那个本钱,抗联可是沒有那个本钱。

    政委不赞同自己的想法,还是想夺取新京的心情,他可以理解,政委虽说目前还在兼任着晋察冀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但相对于军事干部來说,更多的属于政工干部,在组建晋察冀军区之前,多数时间也是担任政工首长。

    考虑问題,自然更多的是从政治角度出发,但自己理解,却不代表会去按他的想法去执行,新京眼下不能打,杨震已经考虑的很成熟了。

    至于马春生那里,考虑到会影响这个家伙的积极姓,自己沒有和他说实话,马春生这个人那点都好,也是一个将才,但是最大的毛病就是很容易在一些事情思维太过于活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事情,恐怕沒有枪逼着他很难做到。

    一旦让这个家伙知道内情,那戏就很难在做足了,如果眼下距离新京最近的他再缩头缩脑,不使全力,摆出随时要撤退的架势,自己用他來吸引新京以南曰军注意力的计划,恐怕就无法实现了。

    在杨震看來,马春生在那边搞出的动静是越大,打的距离新京越近,才能将关东军的目光从西满吸引过來越多,才更能保障西满战事的进展,至于他们自身的安全,杨震倒是沒有太过于担心。

    只要王效明、刘长顺的行动还在继续,即便曰军出动援军,他那边也沒有什么太大的问題,已经进至舒兰,前锋已经进入吉林境内,已经与目前进至九台地区的马春生所部形成钳形配合的部队,随时可以向东增援与配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