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该付出的代价-《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3/3)页

    但毕竟也是冬天,山风还是硬的很,还有江南山地冬季特有的阴冷,尤其在这个竹林之中,更是阴的很,对于身上只穿了一件薄薄棉衣的李慧兰來说,要是这么睡下去很容易坐下病根的。

    给李慧兰披上大衣后,杨震才拿起这份本就是向自己汇报的电报看了起來,只是杨震看完电报上的内容之后,眉头却是微微的皱了起來,自己估算的沒有错,军长带领的主力虽然沒有遭遇到第二游击区大部队的袭击,也避开了芜湖一线的曰军。

    但是在郎川河与东夏镇之间,还是遭遇到了应该是隶属三战区的小股杂牌地方武装的袭击,由于部队在河面上乘船前进,几乎沒有任何的隐蔽之地,再加上对手的火力虽然不强,但是枪法却是很准。

    在昨夜这些地方杂牌土顽的夜袭之中,主力伤亡了七八十人,丢失了三十多条步枪和一挺比利时机枪,受到了不小的损失,损失最严重的不是军部和前面的部队,而是在后面掩护,最后一批上船五团。

    五团的船队刚一从南漪湖进入郎川河,就在河口地带遭遇到袭击,夜战之中,淬不及防的五团船队,有六艘船只当场就被击沉,留下來负责全军总断后掩护、收拢全军掉队人员的五团政委林开风和副团长林开凤所乘坐的船只被击沉,两人落水,因为天黑,加上敌人冷枪搔扰,未能及时抢救而全部牺牲。

    看着电报上的内容,杨震心中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习惯了与正规军作战的军长,恐怕沒有想到对于一支眼下正处于疲劳期的部队來说,那些之前在他眼中恐怕不过是游杂武装的地方武装给部队带來的危害不次于正规军。

    尽管杨震已经有了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心理准备,但接到电报的时候,心里却仍旧不禁有些肉疼,就是这些基本上沒有战斗力,捞外快的精神头要比作战足的多的杂鱼部队,却给部队带來的这么重大的损失。

    皖南部队全部算上,一共才有几个团长、政委,和那些抗战爆发后才参军的什么所谓的秘书长、副官、战地服务团的什么享受团级待遇的人不同,这些经历过三年游击战争和长征的人可都是久经考验的老干部。

    在郎川河这条在地图上不过是一条细线,不是本地人都不知道的不起眼河流之中,一下子就牺牲了两个,怎么不叫杨震心疼,用他前年秋季作战时候的话來说,这些可都是老骨头,是部队今后发展的资本。

    这些人沒有牺牲在抗曰的战场之上,更沒有牺牲在与敌人面对面的对决之中,却牺牲在一群甚至连正规番号都沒有的游杂武装手中,让杨震在心疼的同时,又极为无奈,很多的时候,越是你轻视的对手,对你带來的伤害也就越大,只有对任何包括潜在对手在内的敌人都不能轻视,才能避免付出本不该付出的代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