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关键在于速度-《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3/3)页
教导总队原本兵力就是皖南各部之中最少的,总共不过八百多人,在牛栏岭一线的说是两个营,实际总兵力还不到五百人,而特务团的兵力除了留下一个担任全军总后卫之外,还留下了几个连在皖南就地坚持游击战,实际上兵力不足六个连。
南线两部加在一起,还沒有一个团的兵力,一旦在南线部队靠拢之前,敌军重新封闭突破口,留下來的结果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清楚的人,指挥这么一点部队为全军担任总后卫,无疑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事情,所以杨震的这个建议遭到了军部各个高级首长的坚决反对。
面对着几乎所有人的反对,杨震却是坚持道:“我之所以提议我和军长分别组建两个指挥部,就是担心敌军推进速度会过快,一旦在后续部队抵达之前,星潭的突破口被重新封闭,我们可以分别指挥部队作战,而不会出现有一方面失去指挥。”
“皖南部队是新四军的根本,任何一支部队都是极为宝贵的,我们不能轻易的损失掉任何一支部队,只要有一线希望,也要全部的带出去,我在东北打过游击战,游击战经验相对军长來说,比较丰富。”
“就算老三团无法阻击住五十二师南下,突破口被重新封闭,我可以利用我的经验,带领后续部队寻找缝隙突围,所以我留下收拢后续部队,军长指挥已经渡过徽河的一纵队以及军部主要人员,先行渡过徽河。”
“我决定以军长与政治部主任、东南局副书记、副参谋长组成第一梯队,由军长与小姚同志分别负责军政指挥,袁主任与秘书长统一指挥军部跟随第一梯队行动,所有军事行动与部署由军长统一指挥,任何人不许干涉。”
“我留下,挑选军部部分精干人员组建第二指挥所,留下收容后续部队,在星潭以南的那个营就留给我指挥,第一梯队渡过徽河后,无论河西出现什么事情,都不许停留全力向东北方向**过去。”
说到这里,杨震看着军部中听到自己决定后,表情严肃的各位,笑了笑道:“你们不用担心我的安全,牛栏岭距离星潭不过七八公里远,而我自丕岭带领军部前移之前,已经命令南线部队放弃阵地,交替掩护向长坑山、星潭一线撤退,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们这个时候,已经已经抵达长坑山一线。”
“而长坑山距离星潭也不过是近在咫尺,说话间就能到,所以你们也不要担心我的安全,现在最重要的是军部马上必须抢渡徽河,穿过榔桥至三溪的公路,只要越过这条公路,我们就算突破敌军第一道封锁线了。”
第(3/3)页